江城,那消失的过去

没有人可以像 彼得·海斯勒 那样,如此细致的观察,描绘,思考着现代的中国

《江城》里的文字太熟悉了,里面的一字一句就是我十几年前的生活。翻着文字,回忆便如汹涌不尽的长江水,扑面而来,那般亲切,那般浓烈,那般无情。而我,如同长江上面的穿空巨石,突兀挺立,不断被记忆之水撞击着,碰撞出无数的水珠,在空中飞溅着。我手忙脚乱的拿出手机,记下那些撒向空中的水珠。我再也不敢看下去了

但是,那些日子,已是我的一部分了,再也无法分开了,我能做的,也许就是在微风徐徐的午后,雨后夕阳的黄昏,夜深人静的晚上,再看一段,再忆一次,再温暖一回。

作者与作品

彼得·海斯勒是美国人,在1996年至1998年以“和平队”志愿者身份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 - 涪陵当外教,并陆陆续续在中国生活了十年。在十年期间,彼得·海斯勒完成了中国纪实三部曲《江城》《甲骨文》《寻路中国》。我觉得,不管你爱不爱看书,不管你关心不关心现代中国,不管你是否生活在中国,你都应该花点时间读一读。

当然这三部曲都是英文的,不过现在都已经有中文版了。我最先看的是《寻路中国》,然后是《甲骨文》,最后是最近才看完的《江城》。看完《寻路中国》与《甲骨文》,似乎中国现在的种种,被彼得·海斯勒投影到纸里,竟然如此般鲜活。而《江城》,便是十年前的中国的投影了。

我偶尔也痴人发梦,想写一些文字记录我所走过的日子,因为作为承上启下的八零后,每一段时光都见证了现代中国的变迁。我把自己过去的时光分成几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出生到小学毕业,那时我还在浙西的一个大山里。第二个阶段是六年的中学,那是我走出大山,走向外面的第一站。第三个阶段是大学研究生,那时我已经走出曾经养育我的土地,投入到现代的中国,而且永远也回不去了。

旧年我看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时,已经发现原来作品可以把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永远的定格,就如同相机可以把一切都可以定格一样。当你再回过头,翻着这些作品,看着这些老照片,曾经记忆里时光如同电影一样,在你脑海里一帧一帧的流动着。你会发现,原来这些时光我也走过。《江城》,就是我第二个时期的老照片,就是我过去时光的灿烂影像。

那消失的时光

1996年还是1997年,我去家乡县城上了初中,我并不知道那时有个老外跑到千里之外的四川小县城当外教,然后在差不多快20年之后,我和他的过去在《江城》里相遇。

彼得·海斯勒忠实着记录着他在涪陵2年的时光,在2年的时光里,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,有纪念学校长征的集会,然后稀里糊涂的被拉上主席台,被领导称之为同志的荒诞经历;有参加马拉松比赛轻易夺取冠军,结果却让他黯然神伤,并不再参加任何比赛;有各种各样的领导欢迎他们的宴会,并和领导拼酒,努力理解酒桌的文化;和大家一样,哀悼邓小平的逝世,旁观着香港的回归。

当然,作者在2年多的时间了,积极体验着那时的中国。于是,他被小姐纠缠过,被脑子不大好的大龄女青年追求过,和小摊小贩大吵并差点兵戎相见,莫名其妙的参加了葬礼,站了48个小时的火车(从新疆到成都),也乘船只溯江而上,顺将而下,体验着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

不过让我惊奇的是,四川最贫穷的县城之一涪陵,似乎并没有那么落后。那时市长坐着的是奥迪,那时很多人在炒股,而且居然有外教。我家乡号称浙江的西藏,我们学校有外教好像也是我读高一的时候了。

看着这些文字,我只能断断续续的忆起我的初中高中的生活,共鸣之处,会心一笑,然而我终究把逝去的日子抹在了记忆的沙漠里,似乎只有偶尔来袭的暴风,吹走流沙,那记忆的遗址才能显山露水,供我眺望了。

那消失的思考

回望着过去,我觉得中学时代,是我思想最受禁锢的时期之一,每天的任务就是读书,而从来不会自由的思考。看着《江城》,你会发现,原来单调乏味的日子,原来并非如此,只不过自己没有用心思考罢了。而彼得·海斯勒却不断的思考,并付诸文字,见证着生活的厚实。

彼得·海斯勒的三部曲推荐之原因,就是书里面处处体现的自由之思考,可是我无法将这些思考当作书评写下来。能做的,只能希望你少看几集电视剧,少逛几次街,少贪睡几小时,用一点点时间,看看这些文字。

以前一直会有这种感觉,过去的几个月,几个星期,却颓然发觉好像都是一个样,过去的时光是一个模子里面的。于是哀怨时光无价值流逝,并惶惶而不知所终,其实最后发现,只不过是没有像彼得·海斯勒那样,学着热爱涪陵,学着思考涪陵,学着记录涪陵,学着回忆涪陵。

我想,当哪天你从心底热爱着你的生活,并不断思考着,生活也许就不是那么单调乏味,而是厚实了。也许,那一天,你会有一本自己的《江城》。